科特迪瓦共和国
位于非洲西部,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,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,东与加纳相连,南濒几内亚湾,海岸线长约550公里。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。西北部为海拔500-1000米的芒达山和丘里山地,北部为海拔200-500米的低高原,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泻湖平原。全境最高峰宁巴山(科几边境)海拔1752米。主要河流有邦达马河、科莫埃河、萨桑德拉河和卡瓦利河。属热带气候。北纬7°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,年平均气温25℃;北纬7°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,年平均气温略高于南部。
科特迪瓦1986年以前曾译象牙海岸。西方殖民者入侵前,境内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,如宫格王国、印德尼埃王国、阿西尼王国等。公元11世纪,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。13-15世纪科北部曾隶属于马里帝国。15世纪后半叶,葡、荷、法殖民者相继入侵。掠夺象牙和奴隶,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。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该地为科特迪瓦(意为象牙海岸)。1842年沦为法国保护地。1893年10月法国政府通过法令,确定科为法国的自治殖民地。1895年科被划入法属西非。1946年被划为法国的海外领地。1957年成为“半自治共和国”。1958年12月成为“法兰西共同体”内的“自治共和国”。1960年8月7日宣告独立,但仍留在“法兰西共同体”内。1961年4月脱离“法兰西共同体”。独立后,首任总统乌弗埃-博瓦尼曾7次蝉联,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。议长亨利·科南·贝迪埃依据宪法继任总统。1995年10月,贝迪埃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连任。1999年12月,前总参谋长罗贝尔·盖伊发动军事政变,推翻贝迪埃总统,自任总统和全国救国委员会主席,并成立了过渡政府。2000年10月,人民阵线候选人巴博在大选中获胜当选总统。2007年3月4日,在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的斡旋下,巴博总统和叛军领导人、“新生力量”总书记索罗签署《瓦加杜古协议》,7月,科举行“和平之火”解武焚枪仪式,宣告内战正式结束。应科方要求,联合国于2004年4月4日起在科部署联合国维和行动,截至目前,联合国科特迪瓦行动有7450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