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州云展会——好产品台州造 好企业台州找
首页 > 展会资源 > 各国介绍 > 巴拉圭共和国

巴拉圭共和国

南美洲内陆国。位于南美洲中南部。同玻利维亚、巴西、阿根廷为邻。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北部,巴拉圭河自北向南纵贯中部,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:河东为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,约占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,海拔300-600米,多为山地、波状平原和沼泽,土地肥沃,适宜农牧,集中了全国90%以上的人口。河西为格兰查科平原的一部分,佔全國總面積61%,海拔100-400米,主要为原始森林和草原,人烟稀少,多未开发。南回归线横贯中部,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,南部属亚热带森林气候。夏季(12月至次年2月)气温26-33℃;冬季(6月至8月)气温为10-20℃。降水由东向西递减,东部约1,300毫米,西部干旱地区400毫米左右。 巴拉圭原为印地安人瓜拉尼(Guarani)族定居之地,1525年由葡萄牙人加西亚(Alejo Garcia)发现,1537年西班牙殖民团体首建亚松森市(Asunción),五年后开始派遣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传教并教授土人农牧及手工艺。 18世纪,巴拉圭是南美洲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区,而在1811年5月15日时巴拉圭脱离西班牙独立,由罗德里格斯(Jose Gaspar Rodriguez de Francia)遂行独裁统治。1840年法学教授洛佩斯(Carlos Antonio Lopez)继任后,始采较开放之政策,从事农工商业各项建设。1844年巴拉圭再设议会,已初具独立国家规模。1993年5月9日, 红党总统候选人瓦斯莫西当选,成为巴40年来第一位民选文职总统。1998年5月红党总统候选人库瓦斯当选第44届总统。1999年3月,副总统、红党主席阿加尼亚被暗杀,库瓦斯被迫辞去总统职务,参议长冈萨雷斯就任总统并组成联合政府。现任总统尼卡诺尔·杜阿尔特·弗鲁托斯 于2003年当选。
基本介绍
英文名称
Republic of Paraguay
简称
巴拉圭
英文简称
PY
人口
616.4万
人口密度
17.34人/平方公里
所属洲
南美洲
首都
亚松森
国花
番茉莉
国庆日
5月14日
国际电话号区号
+595
货币
瓜拉尼
时区
UTC-4
通用文字
瓜拉尼语
官方语言
西班牙语、瓜拉尼语
主要民族
印欧混血种人、印第安人、白人
主要城市
东方,恩卡纳西翁
重要节日
独立日/国庆日 5月14日(1811年)
经 济
以农、牧、林业为主,工业基础薄弱,是拉美最落后的国家之一,贫困人口占70%。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在首都和东方市,经济受气候及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影响。自然资源中盐矿和石灰石储量较大, 还有少量铁、铜、锰、铁矾土、云母、铌、石油、铝矾土等。水利资源丰富。原始森林占森林总面积54%, 出产珍贵的硬质木材。农业是巴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,2009年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%,全国45%的经济人口从事农业生产,农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90%以上。主要农产品有大豆、棉花、烟草、小麦和玉米等。现农业用地458.6万公顷,占国土面积的11.3%。畜牧业曾在巴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。近年来,由于国际市场对肉类需求增加,巴肉类出口大幅上升。畜牧业以养牛为主。森林覆盖率为39%。70%的森林资源集中在格兰查科地区。工业基础薄弱,以向国内市场供应基本消费品的轻工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,主要产品有肉类罐头、面粉、饮料、烟草、柴油、石脑油等。2006年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.7%。 石油依赖进口。自1998年底以来全部进口阿根廷产原油。1981年在首都亚松森附近建有日产7500桶油的炼油厂。近年,在靠近玻利维亚边界的查科地区发现储量丰富的天然气。巴水力资源丰富,蕴藏量约为56000兆瓦。1973年巴拉圭同巴西达成协议在帕拉那河上合建伊泰普水电站,总装机容量为1400万千瓦(共有20台70万千瓦的涡轮发电机)。此外,巴还同阿根廷签订了关于合建亚西雷塔-阿皮培水电站协议,设计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,并于1994年9月投产。2004年,巴拉圭发电总量为518亿度,其中450亿度用于出口,大部分出口至巴西和阿根廷。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。 铁路总长1147公里。原由英国资本控制,1961年收归国有。1979年耗资6800万美元进行现代化改造。共有12条线路,中央铁路长441公里,连接首都和巴阿边境城市安卡尔纳森。公路总长64310公里,其中柏油路4324公里。泛美公路由亚松森市直通玻利维亚。主要港口是亚松森。国家商船队主要承担巴至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短途河运。此外,巴拉圭海外船运公司有班轮通往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港口。巴拉圭共有14个设正规跑道的机场(2009年),其中2个为国际机场,分别位于亚松森和东方市。巴拉圭航空公司(LAPSA)原为国营,1994年政府出售了其80%股份。有定期航班通往阿根廷、乌拉圭、玻利维亚、比利时和美国。旅游业是巴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。国外旅游者主要来自阿根廷和巴西。出口以棉花、大豆、木材为大宗,其他有棉籽油、桐油、烟草、鞣酸、马黛茶、皮革等。进口机械、石油、车辆、钢铁、化工产品、食品等。巴拉圭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分别为巴西、阿根廷、乌拉圭、美国、日本、荷兰、意大利等。1991年制定国内外投资法,对外资实行特别优惠政策,规定5年内免缴95%的赢利税。外资主要来源于美国、巴西、阿根廷,投资集中在食品、加工、纺织和化工行业。近年来,由于巴政局持续动荡,投资环境不断恶化,外资净流入额明显下降。2007、2008年,外国直接投资额分别仅为205.7万美元、215.3万美元。截至2009年12月,巴外汇储备余额38.0亿美元,外债余额32.2亿美元。
道路通行
靠右驾驶
风俗习惯
巴拉圭的城镇建筑风格是欧式的,乡村的房屋多为砖房或土房。巴拉圭居民喜欢唱歌、跳舞。南美草原上的歌曲非常优美动听。巴拉圭居民在正式场合穿西装,平时服装比较随便。印第安人的服装保留了较多的民族特点。巴拉圭人以西餐为主,其主要食物是肉类、家禽、禽蛋、玉米、小麦、木薯、豆类、大米、蔬菜等。 走进巴拉圭,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府官员,都喜欢穿亚麻编织的网状服装上班,被人们称为“让奴地”。巴拉圭夏季漫长而酷热,政府机构下午均不办公。巴拉圭人有睡午觉的习惯,民间单位下午亦至三点半或四点始再上班。 巴拉圭人嗜饮马黛茶,常常一杯不断加水,大家轮流吸饮, 也喜用此作为待客之物.巴拉圭人善饮啤酒,常有递杯给友人的举动,巴拉圭人惯于迟用晚餐,约8-9以后才进食,5点多先吃小点心。巴拉圭人将年终最后5天定为“冷食日”。这5天,上自国家元首,下至庶民百姓,都不动烟火,只吃冷食。新年零时钟声响后,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,大摆宴席欢度新年。 适宜旅游的季节在9到11月,白天暖和,夜晚凉爽,冬天来游得带厚重冬衣才行。在与巴拉圭人交谈时,应避免涉及政治性话题,恰当的话题是家庭,体育和天气。不要过份热情地称赞对方的私人用品,否则他有可能将其做为礼物给你。在殖民地时期,巴拉圭人就有斗牛和观赏斗牛的风俗,但巴拉圭式的斗牛不同于传统的西班牙斗牛。巴拉圭式斗牛更注重的是娱乐性,参加者除职业斗牛士外,还有几位装束奇特的小丑助兴。斗牛前要先把牛角锯下,并围着牛载歌载舞。 巴拉圭另一个风俗习惯是妇女吸烟盛行。到处可见年龄职业各异的妇女叼雪茄烟。 巴拉圭随时宜穿着保守式样西装。拜会政府机关必须预先约会,最好使用有英文、西班牙文对照的名片。当地朋友见面打招呼时,男的常拥抱,女的吻双颊。好朋友无论男女,一起走时常挽着胳膊。应邀到巴拉圭人家中做客时,进屋前应做一个正式简短的讲话,然后问主人是否可以进屋。巴拉圭人对于本国的水电工程非常自豪,对他们这些水坝的规模和价值作赞美性的评论会深受欢迎。
物价供应
巴拉圭的消费水平普遍非常低,巴拉圭的首都亚拉森还曾是2008年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。巴拉圭的房屋、交通、饮食、衣着、娱乐等方面的生活成本都很低。
外汇管理
货币名称:巴拉圭瓜拉尼(guarani), 1瓜拉尼(PYG)=100分
外 交
主张维护国家主权、人民自决、不干涉别国内政。巴拉圭同邻国巴西和阿根廷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。巴西在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巴拉圭均有较大影响。 中巴两国无外交关系。巴于1957年同台湾当局“建交”。
签证规定
中巴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,赴巴中国公民可在巴拉圭驻他国使领馆办理入境签证。 签证申请要求: 1、申请人身份证、护照或原籍国有效身份证明; 2、出生证明、结婚或离婚证明; 3、 14岁以上申请者,需提供原籍国或居留满5年的常住国的(无)犯罪记录证明; 4、卫生部颁发的健康证明书以证明无心理和传染性疾病; 5、巴拉圭警察总部咨询处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; 6、收入证明; 7、其他相关国家签证; 8、两张彩色护照照片(2.5cm×2.5cm)。
入境须知
如携带物品价值超过300美元或等值瓜拉尼时,请申报。入境前应填写海关申报单,在申报单上如实填写个人所携行李物品的种类、价值。
海关规定
办完入境手续并提取行李后,须将行李票及海关申报单交予机场海关官员,待其收取申报单、核对行李后方可出关。巴拉圭海关对旅客行李采取抽验方式
治安状况
东方市治安不佳,外出尽量衣着简单朴素,勿携带巨额钱币及贵重物品。晚间亦尽量避免独自外出。东方市华人黑道甚猖獗,巴拉圭警方近来积极推动扫黑工作,黑道活动大为减少,侨界颇为平静。
法规风俗
巴拉圭风俗习惯与拉美地区其他国家无太大差别。社交礼仪与禁忌可按照与其他拉美国家人民的交往惯例。
电器标准
220伏特、50赫兹。
<